一緊張就腹痛、拉肚子?日權威4招安撫敏感的腸子

現在位置:首頁 > 一緊張就腹痛、拉肚子?日權威4招安撫敏感的腸子

你有沒有生活壓力大而產生肚子痛、拉肚子或便秘的經驗呢?其實這些問題都是腸躁症症狀,多數人也因為症狀輕微而放置不管。日本腸躁症權威就表示,養成四項生活習慣才能夠有效改善這種心因性的腸道不適。

長年專攻腸躁症治療的東急病院精神科醫師伊藤克人表示,腸躁症基本上可以分成下痢型、便秘型以及不安定型三種,由於腸躁症屬於心因性疾病,因此去照X光或者是做內視鏡檢查也不會看到消化道本身出現異常。

而三種病型中,一緊張就會腹絞痛並且一直拉肚子的下痢型約佔了8~9成人口,也因此民眾普遍對腸躁症的印象就只是拉肚子。其實長期便祕並脹氣、下痢與便祕反覆交替的不安定狀態,也都是腸躁症的症狀之一,更有些人會在緊張時出現劇烈腹痛並排出大量黏液,也有無意識間不停放屁的病患存在。

根據2016年公布的羅馬準則Ⅳ,國際腸躁症的診斷標準為:若症狀至少在6個月前開始,且過去3個月內平均每周至少有1天反覆性腹痛,再伴隨以下兩種以上的症狀就可判定為腸躁症。
1. 排便後腹痛緩解
2. 排便頻率及習慣改變
3. 糞便形狀改變

而根據衛福部臺中醫院藥劑科所公布資料,2016年我國腸躁症的人口約有10~15%,雖然國際曾有研究指出女性腸躁症患者比例比男性多一倍,但是我國病患的性別比沒有顯著差異。

這種心因性腸道不適主要是因為精神壓力大,如緊張、神經質、完美主義及過度工作等狀況而導致下視丘過勞,更會造成自律神經的紊亂,當交感神經緊張時就會讓腸道蠕動力變差,而副交感神經活化時,反而過度刺激腸道,而引起肚子痛及拉肚子。

一旦消化道受到過度刺激,出現了拉肚子、脹氣、便祕這類腸道運動機能異常的症狀,而這類異常也會再回傳到腦部,增加腦部壓力而使腸躁症出現不良循環,最後就會越來越嚴重。

若想要避免腸躁症加重,伊藤醫師表示應該培養這四項生活習慣才能有效改善這種惱人的腸胃不適:

避免不規律的生活
減少熬夜次數並且養成定時吃飯的習慣,如此一來才能降低生活裡無意中對腦部產生的負擔。

記得多放鬆
當心情不安或緊張時,腦部就會持續釋放出緊張信號令腸道受到刺激。積極地休息並深呼吸才能讓身體得到徹底的休息。

吃飯時注意
● 要避免食用脂質含量過高的食品以及咖啡、辛香料等會刺激腸胃引起下痢的食物。大量的酒精也會造成消化系統的下半部積水排不出去,加重拉肚子的可能。

● 生食會冷到腸道,因此會使血液循環變差而更容易肚子痛。多食用熟食才是上策。

● 多攝取各種膳食纖維,大便過硬時攝取水溶性膳食纖維,如藻類、秋葵、成熟芭樂、香蕉跟奇異果等;沒有便意時則攝取非水溶性膳食纖維,如全穀類、豆類、菇類等,只要對症攝取就能緩解各類型的腸躁症症狀。

減少吞入過多空氣而導致放屁
腹部脹氣也是腸躁症的特徵之一,平常就要避免吃飯吃太快、嚼口香糖、抽菸及飲用碳酸飲料等會讓過多氣體進入消化道的舉動。

 

資料來源:早安健康

 

角膜塑型片 all on 6